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í]

[lí]

部首:部首笔画: 12画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黎:15; )

  • 五笔编码:TQTI
  • 仓颉编码:HHOE
  • 四角号码:27909
  • UniCode:U+9ECE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3262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众,众多:黎民。黎庶。
    古通“黧”,黑色。
    古国名。
    姓。

    笔画数:15;
    部首:黍;
    笔顺编号:3123435334241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6册,第46部,黍部,7
    [ 故训彙纂 ]:2626|2704.2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448,第07卷上,黍部第7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517第28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形】
    (形声。从黍,利省声。本义:黍胶。以黍米制成。古代用以粘履)
    假借为“齐”。众多,数目很多〖numerous〗
    民靡有黎,具祸以烬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    黎,众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    黎民于变时雍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。传:“众也。”
   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众也。”
    觉悟黎烝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:“黎烝,众庶也。”
    黎民不饥不寒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又如:黎庶(民众;百姓);黎氓(黎民,人民);黎甿(黎民,人民);黎首(黎民·黔首)
    颜色黑中带黄〖withadarkcomplexion;weatherbeaten〗
    土青曰黎。似黎草色也。则谓借为藜。——《释名》
    今王播弃黎老。——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:“东棃寿征也。”
    厥土青黎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    面目黎黑。——司马迁《史记》
    老,年纪大。通“梨”、“耆”〖old〗
    黎,老也。——《方言十二》
    又如:黎老(老人)



    【动】
    粘〖stick〗。古时用黍米打糨子,用来粘鞋子
    古人作履,粘以黍米,谓之黎。——宋·罗愿《尔雅翼》
    比及,等到〖till;when;bythetime〗
    黎明,围宛城三匝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
    【名】
    古诸侯国名〖Listate〗,在今山西黎城,一说在今长治西南
    黎侯寓于卫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式微》
    少数民族名,住在海南岛〖Linationality〗。如:黎弓(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);黎单(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)


    黎民
    límín
    〖thecommonpeople;themultitude〗庶民,人民
    黎明
    límíng
    〖dawn;daybreak〗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
    沛公乃夜引兵还。黎明,围宛城三匝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。司马贞索隐:“黎,犹比也,谓比至天明也。”
    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。——朱伯庐《治家格言》
    黎庶
    líshù
    〖thecommonpeople;themultitude〗众民,民众
    黎元
    líyuán
    〖thecommonpeople;themultitude〗百姓;民众
    黎园
    líyuán
    〖liyuan〗唐皇宫内教练伎人的教坊中
    黎园弟子白发新,椒房阿监青娥老。——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利水(lishu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禾勹丿人水
    [ 笔顺编号 ]:3123435334241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竖撇捺撇折撇撇捺竖捺横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í]

    [《廣韻》郎奚切,平齊,來。]

    亦作“菞1”。

    (1)众,众多。

    (2)黎民,民众。

    (3)黑色。后作“黧”。

    (4)迟缓,缓慢。

    (5)比及,及至。参见“黎明”。

    (6)古高辛氏、颛顼氏的火官。即火神,亦谓阴官。

    (7)通“藜”。

    (8)通“梨”。

    (9)通“犂”。参见“黎然”。

    (10)古国名。在今山西省长治县境。

    (11)古地名。黎阳的简称。汉置县,属魏郡。

    (12)中国少数民族名。多居于海南省。

    (13)指黎母山。

    (14)姓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亥集下】【黍字部】 黎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517第2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郞奚切【正韻】鄰溪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脂部来母,lyei
    [ 广 韵 ]:郎奚切,上平12齊,lí,蟹開四平齊來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八齐
    [ 粤 语 ]:lai4
    [ 闽南语 ]:le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七】【黍部】 编号:4448
      黎,[郎奚切 ],履黏也。从黍,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