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bīn]

[bī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豳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EEMK
  • 仓颉编码:UMOO
  • 四角号码:22770
  • UniCode:U+8C7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222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bīn
    古地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。

    笔画数:17;
    部首:豕;
    笔顺编号:1353334213533345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168|2246.5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198第17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Bīn
    【名】
    同“邠”。古都邑名〖Bincity〗。在今陕西郴县。如:豳州(州名。西魏时设置,隋废,唐仍为州,开元间改称邠州。即现陕西省邠县);豳风(诗经十五国风之一。共有诗七篇,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,辛勤力作的情景,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豕山(shisha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山豕豕
    [ 笔顺编号 ]:13533342135333452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撇折撇撇撇捺竖横撇折撇撇撇捺折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bīn]

    [《廣韻》府巾切,平真,幫。]

    (1)古国名。周的祖先公刘所立,其地在今陕西省彬县以东旬邑县境。

    (2)指豳地的诗歌或乐曲。

    [②][bān]

    [《集韻》逋閑切,平山,幫。]

    通“斑1”。

    斑纹;杂色花纹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中】【豕字部】 豳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198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補巾切【廣韻】府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巾切【正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府巾切,上平17眞,bīn,臻開三平眞B幫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一真
    [ 粤 语 ]:ban1
    [ 闽南语 ]:pin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豳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