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uò]

[luò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笿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TTKF
  • 仓颉编码:HHER
  • 四角号码:88604
  • UniCode:U+7B3F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    笿
    luò
    古代盛杯盘之类的竹器。
    竹笼。
    古通“络”,缠束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竹;
    笔顺编号:31431435425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4册,第42部,竹部,68
    [ 故训彙纂 ]:1673|1751.2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2919,第05卷上,竹部第68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882第01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笿
    luò
    古代盛杯盘之类器皿的竹笼〖bamboobasket〗
    笿,杯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锴曰:“犹今人言箩。”
    杯笿,陈楚宋卫之间谓之桮落,又谓之豆筥,自关东西谓之桮笿。——《方言五》。注:“盛桮器笼也。”
    竹篓
    〖蜀之青城〗其邑每岁修竹笿之堰,以堤川防水。——《云笈七签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各(zhuge)
    [ 笔顺编号 ]:31431435425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捺撇横捺撇折捺竖折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uò]

    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。]

    亦作“1”。

    (1)竹笼。用以盛杯盘,也可用以薰衣。又称篝。

    (2)竹篓。

    (3)通“絡”。缚,缠绕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笿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882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盧各切,入19鐸,luò,宕開一入唐來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竹部】 编号:2919
      笿,[盧各切 ],桮笿也。从竹各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