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àn] [hān]

[àn] [hā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6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犴: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QTFH
  • 仓颉编码:KHMJ
  • 四角号码:41240
  • UniCode:U+72B4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548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hān
    驼鹿。


    àn
    〔狴犴〕见“
    〔犴狱〕古代乡亭的牢狱,引申为狱讼之事。亦作“岸狱”。

    笔画数:6;
    部首:犭;
    笔顺编号:353112狴”。

    笔画数:6;
    部首:犭;
    笔顺编号:35311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412|1490.1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706第16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àn
    【名】
    产于中国北方的一种野狗,似狐而小,黑喙〖fierceMongoliandog;aspeciesofwilddogwithblackmouthandnose〗
    犴,胡地野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犴,野狗,似狐,黑喙。——《字林》
    古时乡亭的拘留所,后泛指监狱〖prison〗
    狱犴不治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    又如:犴户(犴庭,犴圄,犴狴,犴狱。皆指监狱);犴讼(狱讼)
    另见hān


    hān
    【名】
    即驼鹿〖elk〗。产于欧洲和亚洲的现存世上最大的一种鹿(Alcesalces),鼻长如骆驼,雄的有角,角上部呈铲形。分布于中国东北以及蒙古和俄罗斯等地。亦称“麋”、“犴达罕”、“堪达罕”
    另见àn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犭干(quanga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犭干
    [ 笔顺编号 ]:353112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折撇横横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àn]

    [《廣韻》俄寒切,平寒,疑。]

    [《集韻》魚旰切,去翰,疑。]

    同“豻1”。

    北方的一种野狗。形如狐狸,黑嘴。

    [②][àn]

    [《廣韻》五旰切,去翰,疑。]

    亦作“1”。

    (1)古指乡亭牢狱。

    (2)姓。汉有犴反。见《汉书·梁怀王刘揖传》。

    [③][hān]

    即驼鹿。形如鹿而鼻长如骆驼。雄有角,上部呈铲形。产于我国东北及蒙古、苏联等地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犴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706第1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俄寒切【集韻】俄干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俄寒切,上平25寒,án,山開一平寒疑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四寒·去声十五翰
    [ 粤 语 ]:hon4hon6ngon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犴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