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shī]

[sh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7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濕:18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JXO
  • 仓颉编码:EAVF
  • 四角号码:36133
  • UniCode:U+6FD5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shī
    见“湿”。

    笔画数:17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2511554554444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1部,水部,90
    [ 故训彙纂 ]:1333|1411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7035,第11卷上,水部第90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55第22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769第08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8页356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濕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絲(shuisi)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2511554554444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竖折横横折折捺折折捺捺捺捺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shī]

    [《廣韻》失入切,入緝,書。]

    亦作“溼1”。“湿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潮湿。与“乾”相对。

    (2)沾湿。

    (3)犹迟缓。

    (4)中医术语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为六淫。湿属阴邪,流行于夏季。

    (5)干燥。

    [②][tà]

    [《廣韻》他合切,入合,透。]

    同“漯1”。

    古水名。

    [③][xí]

    [《集韻》席入切,入緝,邪。]

    (1)通“隰”。

    (2)通“”。低下。

    [④][xiè]

    [《集韻》悉協切,入帖,心。]

    亦作“隰2”。

    古人名用字。

    [⑤][chì]

    [《集韻》叱入切,入緝,昌。]

    见“濕5濕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濕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655第2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缉部审三母,sji?p
    [ 广 韵 ]:他合切,入27合,ta,咸開一入覃透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四缉
    [ 唐 音 ]:*ship
    [ 国 语 ]:shī,qì,tà,xí
    [ 粤 语 ]:sap1
    [ 闽南语 ]:sap4,sip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7035
      濕,[他合切 ],水。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从水㬎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