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cǎn]

[cǎ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朁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AQAJ
  • 仓颉编码:MUA
  • 四角号码:11601
  • UniCode:U+670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cǎn
    副词,表出乎意料;相当于乃,竟:“朁不畏明。”


    qián
    〔於朁〕又作“於潛”,古县名,在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。


    jiàn
    古同“僭”,虚假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曰;
    笔顺编号:15351535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1部,曰部,5
    [ 故训彙纂 ]:1049|1127.3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029,第05卷上,曰部第5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503第07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2页1518第0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6页543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朁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旡日(jiri)
    [ 笔顺编号 ]:15351535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折撇折横折撇折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cǎn]

    [《廣韻》七感切,上感,清。]

    副词。犹曾,乃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朁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503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七感切,音慘。【說文】曾也。《詩》曰:朁不畏明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有昝字,蓋朁之譌。○按《詩·大雅》今作憯不畏明,與《說文》異。 又【玉篇】朁,發語辭也。 又【集韻】慈鹽切,音螹。於朁,縣名也。○按今作潜。 又【集韻】子念切,音譖。與僭同。假也。 又【集韻】參古作朁。註詳厶部九畫。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昨鹽切,下平24鹽,qián,咸開三平鹽A從
    [ 国 语 ]:cǎn
    [ 粤 语 ]:caam2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曰部】 编号:3029
      朁,[七感切 ],曾也。从曰兓聲。《詩》曰:“朁不畏明。”臣鉉等曰:今俗有绀字,蓋朁之譌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