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rú]

[rú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6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儒:16; )

  • 五笔编码:WFDJ
  • 仓颉编码:OMBB
  • 四角号码:21227
  • UniCode:U+5112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3361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指读书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
   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
    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亻;
    笔顺编号:321452444413252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金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7册,第15部,人部,12
    [ 故训彙纂 ]:165|0243.7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935,第08卷上,人部第1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19第30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230第09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1页2910第3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人,需声。本义:术士)
    同本义。春秋时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、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〖scholarserver〗
    儒,术士之称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通天地之人曰儒。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
   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。——《论衡·超奇》
   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。——《墨子·非儒下》
    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
    儒之言优也和也,言能安人能服人也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    又如:儒师;儒仙
    孔子学说(孔教);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,其特点是强调对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,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、教育、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〖Confucianism〗。如:儒者(研究儒家学术的人);儒林(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);儒教徒(信奉儒家学说的人);儒化(儒家的教化);儒风(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);儒门(犹儒家);儒相(博通儒学的宰相);儒玄(儒学与玄学);儒史(儒学和史学)
    儒生。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、学生;孔子学说的信徒〖Confucianist〗
    女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    又如:儒效(儒者的效用,儒学的功效);儒素(儒者的素行);儒侠(儒生和游侠);儒素(儒者的素质,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);儒吏(儒生出身的吏员);儒先(儒生);儒效(儒者的作用;儒学的效用);儒流(儒士之辈)
    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〖scholar〗
    是儒墨之分也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    儒者所争,尤在于名实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    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    又如:儒馆(文臣的居处);儒巾(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);儒户(读书人的户籍);儒冠(古代儒生带的帽子);儒俊(才智出众的儒士);儒修(才能出众的儒士);儒服(儒衣,古代儒者的服饰);儒官(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)



    【形】
    通“懦”。懦弱〖cowardly〗
    劳苦之事,则偷儒转脱。——《荀子·脩身》
    又如:儒柔,儒弱(柔弱,文弱);儒缓(柔弱,宽柔);儒懦(柔弱,不刚强)
    愚昧无知的〖ignorant〗
    儒,愚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  通“濡”。缓慢〖slow〗
    儒,此言圣人之动静、开阖、诎信、…取与之必因于时也。——《管子》
    又如:儒厚(温文厚重);儒输(迂缓迟钝)

    儒家
    Rújiā
    〖theConfucianists〗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。其学派崇尚“礼乐”和“仁义”,提倡“忠恕”和“中庸”之道。主张“德治”、“仁政”,重视伦理关系
    儒家经书
    Rújiājīngshū
    〖ClassicalConfuciantexts〗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,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。由最初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“六经”和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“三礼”,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,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易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和《孟子》
    儒将
    rújiàng
    〖ageneralwhoisanequallyaccomplishedmanofletters〗有文人风度的将帅
    儒教
    Rújiào
    〖Confucianism〗儒家学派。又称“孔教”。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,跟佛教、道教并称为三教。参看“儒家”
    儒林
    rúlín
    〖academiccircles〗儒家学者之群
    儒生
    rúshēng
    〖Confucianscholar〗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。后来泛指读书人
    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。——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    儒士
    rúshì
    〖Confucianscholar〗儒生;孔子信徒;学者,读书人
    儒术
    rúshù
    〖Confucianlearning〗先秦儒家的学说、原则、思想
    儒雅
    rúyǎ
    〖cultured;genteel〗风度温文尔雅
    以经术自辅,其政颇杂儒雅,往往表贤显善,不醇用诛罚。——《汉书·张敞传》
    儒雅风流
    rúyǎ-fēngliú
    〖elegantandgraceful〗文雅而飘逸
    儒医
    rúyī
    〖aphysici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housedtobeascholar〗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亻需(renx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亻雨而
    [ 笔顺编号 ]:3214524444132522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竖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撇竖折竖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rú]

    [《廣韻》人朱切,平虞,日。]

    亦作“1”。

    (1)术士。周、秦、两汉用以称某些有专门知识、技艺的人。

    (2)孔子创立的学派,儒家。

    (3)指儒家经学。

    (4)信奉儒家学说的人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
    (5)懦弱。

    (6)柔顺;谦和。

    (7)见“儒儒”。

    (8)见“侏儒”。

    (9)姓。汉有儒光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儒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19第30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人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汝朱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人朱切,上平10虞,rú,遇合三平虞日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七虞
    [ 唐 音 ]:*njio,njio
    [ 国 语 ]:rú
    [ 粤 语 ]:jyu4
    [ 闽南语 ]:ji5,ju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八】【人部】 编号:4935
      儒,[人朱切 ],柔也。術士之偁。从人需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