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cǎo]

[cǎo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艸:6; )

  • 五笔编码:BTBH
  • 仓颉编码:UU
  • 四角号码:22447
  • UniCode:U+8278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cǎo
    同“草”。

    笔画数:6;
    部首:艸;
    笔顺编号:52352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1册,第12部,艸部,1
    [ 故训彙纂 ]:1906|1984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0240,第01卷下,艸部第1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017第01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艸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屮屮(caocao)
    [ 笔顺编号 ]:523522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竖撇折竖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cǎo]

    [《廣韻》采老切,上晧,清。]

    亦作“艸1”。“屮2”的今字。

    (1)草本植物的总称。

    (2)古时亦用以称木。

    (3)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干草。

    (4)杂草丛生处;草野;荒野。

    (5)引申指民间。

    (6)割草,除草。

    (7)创造;创立。

    (8)粗劣;草率;简略。

    (9)写作;起草。

    (10)草稿;底本。

    (11)作诗文的集名,意犹未定稿。如:清黄遵宪有《人境庐诗草》。

    (12)草书。

    (13)指拼音字母的手写体。

    (14)谓文字潦草,不工整。

    (15)雌性的。多指家畜或家禽。参见“草馬”、“草驢”、“草雞”。

    [②][zào]

    [《集韻》在早切,上皓,從。]

    “皁1”的古字。“皂1”的古字。

    后写作“皂(皁)”。草斗的简称,即栎实。其壳煮汁,可以染黑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艸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1017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采老切【正韻】采早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采老切,上32晧,cǎo,效開一上豪清
    [ 粤 语 ]:cou2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一】【艸部】 编号:240
      艸,[倉老切 ],百芔也。从二屮。凡艸之屬皆从艸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