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shù]

[shù]

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豎:15; )

  • 五笔编码:AHNU
  • 仓颉编码:SEMRT
  • 四角号码:77108
  • UniCode:U+8C4E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shù
    同“竖”。

    笔画数:15;
    部首:豆;
    笔顺编号:12512554125143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3册,第28部,臤部,4
    [ 故训彙纂 ]:2160|2238.10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1942,第03卷下,臤部第4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192第22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豎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臣豆(chendou)
    [ 笔顺编号 ]:125125541251431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折横竖折折捺横竖折横捺撇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shù]

    [《廣韻》臣庾切,上麌,禪。]

    亦作“竪1”。

    (1)直立;树立。

    (2)垂直;纵贯。

    (3)古代地位低微的小吏。

    (4)专指宦官。

    (5)童仆。

    (6)小孩。

    (7)对人的鄙称。

    (8)短小。参见“豎褐”。

    (9)汉字的笔画之一。从上一直向下,称“豎”,形状是“︳”。

    (10)姓。春秋郑有大夫竖拊。见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中】【豆字部】 豎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192第2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臣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上主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臣庾切,上9麌,shù,遇合三上虞常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七麌
    [ 粤 语 ]:syu6
    [ 闽南语 ]:su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三】【臤部】 编号:1942
      豎,[臣庾切 ],豎立也。从臤豆聲。

     籒文豎从殳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