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详细解释
闇
àn
【动】
(形声。从门,音声。本义:闭门)
同本义〖shut〗
闇,闭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见蔼闇阁读书。——《梁书·乐蔼传》
又如:闇门(隐蔽的门)
蒙蔽;遮蔽〖shadow〗
桑麻闇日。——《水经注·江水》
不下比以闇上。——《荀子·不苟》。注:“掩上之月也。”
又如:闇室(遮去光线的房间);闇没(埋没,掩没)
闇
闇
àn
【形】
同“暗”(经传多以闇为之)〖dark〗
闇,冥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夏后氏祭其闇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
孝子不服闇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冥也。”
彼日月兮闇昧。——王逸《九思·守志》
又如:闇时(昏暗的时代);闇昧(暗淡;指人的隐私)
愚昧;糊涂〖muddled〗
刘璋闇弱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下闇则上聋。——《谷梁传·文公六年》
又如:闇惑(愚昧不明);闇短(才识愚劣短浅)
昏庸〖fatuous〗
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。——《荀子·君道》
又如:闇君(昏君);闇王(昏君)
-
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門音(menyin)
[ 笔顺编号 ]:25112511414312511
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
-
汉语字典解释
[①][àn]
[《廣韻》烏紺切,去勘,影。]
(1)晦暗;不亮。
(2)指天未明时。
(3)愚昧;昏乱。
(4)深。
(5)深黑。
(6)不明了;不了解。
(7)暗中;私下里。
(8)湮没;埋没。
(9)蒙蔽;遮蔽。
[②][ān]
(1)见“諒闇”。
(2)通“諳”。熟悉,了解。
[③][yǎn]
[《集韻》鄔感切,上感,影。]
通“奄1”。
忽然。
[④][yīn]
[《集韻》於金切,平侵,影。]
通“瘖1”。
缄默不语。
-
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上】【門字部】 闇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338第22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烏紺切【正韻】胡紺切,
-
音韵参考
[ 广 韵 ]:烏紺切,去53勘,àn,咸開一去覃影
[ 平水韵 ]:下平十三覃·上声二十七感·去声二十八勘
[ 粤 语 ]:am2am3
[ 闽南语 ]:am3
-
说文解字详解

【卷十二】【門部】 编号:7730
闇,[烏紺切 ],閉門也。从門音聲。
-
字源演变

小篆

楷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