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àn]

[à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 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隌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BUJG
  • 仓颉编码:NLYTA
  • 四角号码:70261
  • UniCode:U+968C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àn
    古同“暗”,光线不足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5241431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434|2512.1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357第06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隌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阝音(eryin)
    [ 笔顺编号 ]:5241431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竖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àn]

    [《廣韻》烏紺切,去勘,影。]

    亦作“晻1”。亦作“隌1”。

    (1)光线不足;不明亮。与“明”相对。

    (2)夜;天黑。

    (3)隐蔽,不显露;秘密,不公开。

    (4)指隐蔽的地方。

    (5)不显达。

    (6)犹遮蔽。

    (7)藏,包藏。

    (8)犹言不知不觉。

    (9)颜色幽深。

    (10)谓失去光泽。

    (11)谓视力差。

    (12)犹默。参见“暗記”、“暗書”。

    (13)昏乱;愚昧;不明白。

    (14)黑暗。比喻社会腐败落后。

    (15)见“暗藹”。

    (16)通“窨”。参见“暗約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隌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357第06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於金切,下平21侵,yīn,深開三平侵B影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隌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