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xíng]

[xíng]

部首:部首笔画: 5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 总笔画: 14画

  • 五笔编码:QGAJ
  • 仓颉编码:XCMTN
  • 四角号码:82700
  • UniCode:U+94CF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271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鉶)
    xíng
    古代盛羹的小鼎,两耳三足,有盖。
    指肉菜羹。
    古通“硎”,磨刀石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钅;
    笔顺编号:3111511322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368|2446.7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328第06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xíng
    【名】
    古代盛羹的鼎,两耳三足,有盖,常用于祭祀〖souputensil〗
    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。——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
    肉菜羹〖soup〗
    祭铏尝之,告旨。——《仪礼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钅刑(jinxing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钅开刂
    [ 笔顺编号 ]:31115113222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横横折横横撇竖竖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xíng]

    [《廣韻》户經切,平青,匣。]

    “铏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盛菜羹的器皿。古常用于祭祀。

    (2)指盛于铏器中的羹。

    (3)用同“硎”。磨刀石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康熙字典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铏)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九青
    [ 粤 语 ]:jing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铏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