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xiǔ]

[xiǔ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3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潃:15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TTE
  • 仓颉编码:EOLB
  • 四角号码:37127
  • UniCode:U+6F4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xiǔ
    古同“滫”。

    笔画数:13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33235425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48第24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725第09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潃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脩(shuixiu)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33235425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撇撇竖撇折捺竖折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xiǔ]

    [《廣韻》息有切,上有,心。]

    [《集韻》踈鳩切,平尤,生。]

    亦作“潃1”。

    (1)酸臭的陈淘米水。亦泛指污臭之水。

    (2)浸泡淘洗。参见“滫滌”。

    (3)用淀粉拌和食物,使之柔软滑爽。亦指食物柔软滑爽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潃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648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史記·倉公列傳】病得之流汗出潃。潃者,去衣而汗晞也。【註】潃,音巡。○按《字彙補》作潃,誤。 潃字右旁从㣊,不从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国 语 ]:xún
    [ 粤 语 ]:sau3
    [ 闽南语 ]:siau5,siuN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潃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