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2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9画 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潁:15; )

  • 五笔编码:XIDM
  • 仓颉编码:PEMBO
  • 四角号码:21982
  • UniCode:U+988D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237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潁)
    yǐng
    〔颍河〕水名,源于中国河南省,流经安徽省入淮河。
    (潁)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页;
    笔顺编号:3525341325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姓,多用女性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307|1385.8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410第4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Yǐng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水,顷声。本义:水名。颍河,淮河最大的支流)
    同本义〖YinRiver〗
    颍,颍水,出颍州阳城乾山东入淮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,至安徽流入淮河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顷水(qingshu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匕水页
    [ 笔顺编号 ]:3525341325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折竖折撇捺横撇竖折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ǐng]

    [《廣韻》餘頃切,上静,以。]

    亦作“泂2”。“颍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水名。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,东南流到商水县、纳沙河、贾鲁河,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河。

    (2)古地名。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,颍水以北。本为春秋时周邑,后属郑。秦时属颍川郡。晋时属许昌。

    (3)姓。春秋郑有颍考叔。见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潁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410第4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余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庾頃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二十三梗
    [ 粤 语 ]:wing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7023
      潁,[余頃切 ],水。出潁川陽城乾山,東入淮。从水頃聲。豫州浸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