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yùn]

[yù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鄆:16; )

  • 五笔编码:PLBH
  • 仓颉编码:BJNL
  • 四角号码:37527
  • UniCode:U+9106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yùn
    见“郓”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4512511125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6册,第22部,邑部,44
    [ 故训彙纂 ]:2333|2411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027,第06卷下,邑部第44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274第30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鄆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軍阝(juner)
    [ 笔顺编号 ]:45125111252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折横竖折横横横竖折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ùn]

    [《廣韻》王問切,去問,云。]

    “郓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春秋鲁邑名。有东西二处。《春秋·文公十二年》:“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。”杜预注:“鄆,莒魯所争也。陽城姑暮縣南有員亭。員,即鄆也。”此为东郓。本莒地,后归鲁。在今山东沂水北。

    (2)春秋鲁邑名。有东西二处。《春秋·成公四年》:“冬,城鄆。”杨伯峻注:“﹝魯有二鄆﹞此則西鄆……在今山東鄆城縣東十六里。”

    (3)古州名。隋开皇十年置。治所在万安。唐移治须昌。宋移治须城,辖境缩小。宋宣和元年升为东平府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鄆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274第30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問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王問切,去23問,yùn,臻合三去文云
    [ 平水韵 ]:去声十三问
    [ 粤 语 ]:wan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邑部】 编号:4027
      鄆,[王問切 ],河内沁水鄉。从邑軍聲。魯有鄆地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