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hān]

[zhā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0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旃:10; )

  • 五笔编码:YTMY
  • 仓颉编码:YSOBY
  • 四角号码:08247
  • UniCode:U+65C3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462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zhān
   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。
    同“毡”。
    文言助词,相当于“之”或“之焉”:“天其殃之也,其将聚而歼旃”。

    笔画数:10;
    部首:方;
    笔顺编号:415331354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吉凶寓意:吉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6册,第27部,×部,10
    [ 故训彙纂 ]:998|1076.1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268,第07卷上,×部第10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482第17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2178第04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6页234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zhān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,本义:赤色的曲柄旗)
    同本义〖redflag〗
    旃,旗曲柄也。周礼曰:“通帛为旃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通帛为旃。通以赤色为之。——《释名·释兵》
    置旃以为辕门。——《谷梁传·昭公八年》
    亦泛指旌旗
    收功单于旃。——晋·陆机《饮马长城窟行》
    又如:旃帛(红旗);旃旌(泛指赤色旗帜);旃戎(军旅)
    毛织品。通“毡”〖felt〗
    不知其可以为旃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
    被旃裘。——《史记·匈奴传》
    旃毛并咽之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    又如:旃席(毡帐);旃衣(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);旃车(毡篷车);旃席(毡席;毛毡)


    zhān
    【助】
    之、焉二字的合读
    上慎旃哉,犹来无止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。马瑞辰通释:“之、旃一声之转,又为‘之焉’之合声,故旃训‘之’,又训‘焉’。”
    又如:勉旃(希望你奋发有为)

    旃裘
    zhānqiú
    〖furcoat〗即“毡裘”。毛制的衣服
    旃裘筋角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    旃檀
    zhāntán
    〖sandal(wood)〗古书上指檀香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方丹(fangdan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方丹
    [ 笔顺编号 ]:4153313541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横折撇撇横撇折捺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hān]

    [《廣韻》諸延切,平仙,章。]

    亦作“旜1”。亦作“1”。亦作“1”。

    (1)赤色、无饰、曲柄的旗。

    (2)泛指旌旗。

    (3)表彰。

    (4)之,焉。

    (5)通“氈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卯集下】【方字部】 旃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482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元部照三母,tjian
    [ 广 韵 ]:諸延切,下平2仙,zhān,山開三平仙A章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一先
    [ 唐 音 ]:jiɛn
    [ 国 语 ]:zhān
    [ 粤 语 ]:zin1
    [ 闽南语 ]:chian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七】【㫃部】 编号:4268
      旃,[諸延切 ],旗曲柄也。所以旃表士衆。从㫃丹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通帛爲旃。”

     旃或从亶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