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hòu]

[zhòu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9 画

  • 五笔编码:TRQL
  • 仓颉编码:HQHW
  • 四角号码:88562
  • UniCode:U+7C40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398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zhòu
    〔籀文〕古代的一种字体。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,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。亦称“大篆”。
    阅读:籀读(读书)。籀绎(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)。

    笔画数:19;
    部首:竹;
    笔顺编号:314314121354532512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693|1771.9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02第32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zhòu
    【动】
    同本义〖read〗
    籀,读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卜籀云。——《春秋传》。按,今本《左传》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。
    重籀《论语》诸书。——章炳麟《检论·订孔下》
    睲河海之行、帝王、妃后、臣宰、农工、徒隶之法,无不籀也。——清·龚自珍《知归子赞》
    又如:籀读(诵读);籀书(即籀文)
    通“抽”。抽取;引出〖takeout〗
    挥兔豪而匪固,籀鱼网而终灭。——唐·李俨《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》序
    又如:籀演(引申;演绎)


    zhòu
    【名】
    汉字的一种文体。一名大篆〖astyleofcalligraphy〗
    周宣王史名籀,其所著文字曰籀文。亦曰大篆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    籀,史籀,周太史造大篆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仇校篆籀,篇章毕觌。——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
    又如:籀文(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);籀篆(古代的一种书体。即大篆)

    籀文
    zhòuwén
    〖astyleofChinesecalligraphy〗古代大篆字的字体。因著录于《史籀篇》而得名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留(zhuliu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竹扌卯刀田
    [ 笔顺编号 ]:314314121354532512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捺撇横捺横竖横撇折捺折撇竖折横竖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hòu]

    [《廣韻》直祐切,去宥,澄。]

    亦作“籒1”。

    (1)读书。

    (2)通“抽”。抽取;引出。

    (3)汉字的一种字体。一名大篆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康熙字典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籀)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直祐切,去49宥,zhòu,流開三去尤澄
    [ 平水韵 ]:去声二十六宥
    [ 粤 语 ]:zau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籀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