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ī]

[z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緇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XVLG
  • 仓颉编码:VMVVW
  • 四角号码:22163
  • UniCode:U+7F0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040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緇)

    黑色:缁衣。缁帷。缁素(a.黑和白;b.借指僧人和俗人,因僧尼穿黑衣,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)。缁黄(指和尚与道士)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纟;
    笔顺编号:5515552512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755|1833.1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44第25

  • 详细解释




    【形】
    (形声。从糸(mì),甾(zī)声。糸,细丝,可以染上各种颜色。本义:帛黑色)同本义〖silksblack〗
    缁,帛黑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缁衣之宜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    天雨,解素衣,衣缁衣而反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
    素衣虽成缁,不为京路尘。——陆游《自小云顶上云顶寺》
    又如:缁布(黑色的布帛);缁衣(本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,后借以泛称黑色衣服;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);缁林(僧人聚集之处。缁,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)




    【名】
    僧侣〖monksandpriests〗
    游食缁黄,往来寄宿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    又如:缁锡(僧人);缁子(和尚);缁林(僧界,僧众);缁徒(僧侣)
    黑色僧服。亦指僧侣或作僧侣〖robesofmonks〗
    自此更姓改名,削发披缁,去了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    又如:缁服(僧服);缁衲(僧衣。借指僧侣);缁锡(僧衣锡杖。僧人所用)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纟甾(siza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纟巛田
    [ 笔顺编号 ]:55155525121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折横折折折竖折横竖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ī]

    [《廣韻》側持切,平之,莊。]

    亦作“1”。“純6”的被通假字。“缁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黑色。

    (2)引申作染黑。

    (3)指黑色僧服。亦指僧侣或作僧侣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緇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44第25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側持切【集韻】莊持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四支
    [ 粤 语 ]:zi1
    [ 闽南语 ]:chu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 编号:8585
      緇,[側持切 ],帛黑色。从糸甾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