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ī]

[z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2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 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鄑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GOGB
  • 仓颉编码:MANL
  • 四角号码:17627
  • UniCode:U+911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434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地名,中国春秋时属鲁,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以南。
    中国春秋时纪国邑名,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12243125115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6册,第22部,邑部,119
    [ 故训彙纂 ]:2335|2413.4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4102,第06卷下,邑部第119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275第20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鄑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晋阝(jiner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亚日阝
    [ 笔顺编号 ]:122431251152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竖捺撇横竖折横横折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ī]

    (1)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以南一带。

    (2)春秋纪邑。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鄑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275第20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卽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將支切【正韻】津私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即移切,上平5支,zī,止開三平支A精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四支
    [ 粤 语 ]:zi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邑部】 编号:4102
      鄑,[卽移切 ],宋魯閒地。从邑晉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