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ī]

[zī]

部首: 齿 部首笔画: 8画总笔画: 14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15画 总笔画: 2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齜:20; )

  • 五笔编码:HWBX
  • 仓颉编码:YUYMP
  • 四角号码:22710
  • UniCode:U+9F87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68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齜)

    张开嘴露出牙齿:龇牙咧嘴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齿;
    笔顺编号:21213452212135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648|2726.5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536第32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齜、呲

    【动】
    使牙赤裸或无遮掩〖bareone’steeth〗
    龇,开口见齿之貌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又如:龇着牙
    另见cī

    龇牙咧嘴
    zīyá-liězuǐ
    〖showone’steeth—grimaceinpain〗∶形容疼痛难受的样子
    满囤嫂从地里回来,哪回不是龇牙咧嘴!
    〖lookfierce〗∶形容凶恶难看的样子
    女孩子们热汗涔涔,敞着衣领,凶神恶煞般地龇牙咧嘴,口号声喊得像古战场上的浴血厮杀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齿此(chic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止乂凵止匕
    [ 笔顺编号 ]:21213452212135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横竖横撇捺折竖竖横竖横撇折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ī]

    [《廣韻》側宜切,平支,莊。]

    亦作“呲1”。“龇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露出牙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亥集下】【齒字部】 齜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536第3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仕皆切【集韻】鋤佳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粤 语 ]:zi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二】【齒部】 编号:1281
      齜,[仕街切 ],齒相齗也。一曰開口見齒之皃。从齒,柴省聲。讀若柴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