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chún] [duì]

[chún] [duì]

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总笔画: 16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8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錞:16; )

  • 五笔编码:QYBG
  • 仓颉编码:CYRD
  • 四角号码:80147
  • UniCode:U+931E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683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chún
    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,形如圆筒,上大下小,顶上多作虎形钮,可悬挂,常与鼓配合:“以金錞和鼓。”
    靠近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釒;
    笔顺编号:341124314125152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金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10册,第23部,金部,148
    [ 故训彙纂 ]:2377|2455.6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9358,第14卷上,金部第148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310第20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chún
    【名】
    古代乐器名〖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〗。青铜制,形如圆筒,上大下小,顶上多为虎形钮,可悬挂,以物击之而鸣。常与鼓配合,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。盛行于东周至汉代
    鼓錞相望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》
    以金錞和鼓。——《周礼·鼓人》
    另见duì

    錞于
    chúnyú
    〖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〗古代一种铜制乐器


    duì
    【名】
    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〖metalsheathofspearhandle〗
    錞之与刀,孰先弊也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    另见chún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金享(jinxiang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金亠口子
    [ 笔顺编号 ]:341124314125152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捺横竖折横折竖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duì]

    [《廣韻》徒猥切,上賄,定。]

    [《廣韻》徒對切,去隊,定。]

    亦作“鐓1”。

    (1)即鐏。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。

    (2)指平底针的底部。

    [②][chún]

    [《廣韻》常倫切,平諄,禪。]

    (1)即錞于。古乐器。

    (2)通“蹲”。蹲踞。

    (3)引申为依附。

    (4)通“準”。依据。

    (5)通“淳”。淳厚,淳朴。

    [③][duò]

    [《集韻》徒卧切,去箇,定。]

    通“幬2”。

    覆盖棺柩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錞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310第20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常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殊倫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文部禅三母,zjiu?n
    [ 广 韵 ]:常倫切,上平18諄,chún,臻合三平諄常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一真·上声十贿·去声十一队
    [ 粤 语 ]:deoi6seon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 编号:9358
      錞,[徒對切 ],矛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