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zī]

[z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粢:12; )

  • 五笔编码:UQWO
  • 仓颉编码:IOFD
  • 四角号码:37904
  • UniCode:U+7CA2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547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谷子,子实去壳后为小米。
    泛指谷物。



    古同“餈”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米;
    笔顺编号:4135344312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702|1780.2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908第29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】
    (形声。从米,次声。本义: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)
    稷,即谷子〖millet〗
    粢,稷米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又如:粢粝(粗劣的饭食)
   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〖grainforsacrificing〗。如:粢食(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、稷所作的饭食);粢盛(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)
    谷类的总称〖variouskindsofgrain〗
   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。——《国语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次米(cim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冫欠米
    [ 笔顺编号 ]:413534431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横撇折撇捺捺撇横竖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ī]

    [《廣韻》即夷切,平脂,精。]

    亦作“秶1”。

    (1)谷物名。即稷。

    (2)谷物总称。

    (3)特指祭祀用的谷物。

    [②][jì]

    [《集韻》才詣切,去霽,從。]

    通“齊4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未集上】【米字部】 粢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908第29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卽夷切【韻會】將支切【正韻】津私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脂部精母,tziei
    [ 广 韵 ]:即夷切,上平6脂,zī,止開三平脂A精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四支
    [ 粤 语 ]:zi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粢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