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dān]

[dān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0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 总笔画: 15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鄲:19; )

  • 五笔编码:UJFB
  • 仓颉编码:CJNL
  • 四角号码:87527
  • UniCode:U+90F8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4637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(鄲)
    dān
    〔郸城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    (鄲)

    笔画数:10;
    部首:阝;
    笔顺编号:4325111252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火 是否为常用字:是
    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2338|2416.7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273第27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dān
    —地名用字。“邯郸”
    郸,邯郸县,从邑,单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在河北省。“郸城”,县名,在河南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单阝(daner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单阝
    [ 笔顺编号 ]:4325111252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撇竖折横横横竖折竖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dān]

    [《廣韻》都寒切,平寒,端。]

    “郸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完尽;终了。

    (2)通“但”。仅;只。

    (3)见“邯鄲”。

    [②][duō]

    [《集韻》當何切,平戈,端。]

    “郸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汉侯国名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鄲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1273第2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都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多寒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四寒
    [ 粤 语 ]:daan1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邑部】 编号:4047
      鄲,[都寒切 ],邯鄲縣。从邑單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