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详细解释
棓
bàng
【名】
棍,杖。“棒”的俗字〖rod;stick〗。如:棓击(用棍棒打)
梿枷〖flail〗
另见bèi
棓
bèi
——“五棓子”(wǔbèizǐ)即“五倍子”,药名
另见bàng
-
字形结构
[ 首尾分解查字 ]:木咅(mupou)
[ 汉字部件构造 ]:木立口
[ 笔顺编号 ]:123441431251
[ 笔顺读写 ]:横竖撇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
-
汉语字典解释
[①][bàng]
[《廣韻》步項切,上講,並。]
[《廣韻》縛謀切,平尤,並。]
(1)农具名。即连枷。
(2)通“棒”。棍棒。
(3)用杖击。
[②][pǒu]
[《集韻》普后切,上厚,滂。]
铺设于不平处的跳板。
[③][bèi]
见“棓3酸”。
[④][bēi]
通“杯1”。
古代盛羹注酒之器。
[⑤][péi]
[《廣韻》薄回切,平灰,並。]
姓。汉有棓生。见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。
-
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棓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532第11(点击查看原图)
同棒。 又連枷也。打榖具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而西謂之棓。 又天棓,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紫宮右五星曰天棓。【索隱】蒲縻切,音皮。 又【唐韻】普口切,音剖。義同。 又擊也。【揚子·太
-
音韵参考
[ 广 韵 ]:薄回切,上平15灰,péi,蟹合一平灰並
[ 平水韵 ]:下平十一尤
[ 国 语 ]:pǒu,bàng,bèi
[ 粤 语 ]:bui4paang5
-
说文解字详解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 编号:3723
棓,[步項切 ],棁也。从木咅聲。
-
字源演变

小篆

楷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