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gǔ]

[gǔ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总笔画: 23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蠱:23;蛊:11; )

  • 五笔编码:JJJL
  • 仓颉编码:LILIT
  • 四角号码:50102
  • UniCode:U+8831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见“蛊”。

    笔画数:23;
    部首:虫;
    笔顺编号:2512142512142512142522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木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10册,第6部,蟲部,6
    [ 故训彙纂 ]:2037|2115.8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8929,第13卷下,蟲部第6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103第12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蠱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虫皿(chongmin)
    [ 笔顺编号 ]:25121425121425121425221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竖竖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gǔ]

    [《廣韻》公户切,上姥,見。]

    “蛊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人腹中的寄生虫。

    (2)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。

    (3)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。

    (4)伤害人的热毒恶气。

    (5)指与诅咒、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。参见“蠱氣”、“蠱菑”。

    (6)诱惑;迷乱。

    (7)事。

    (8)病名。神经错乱。

    (9)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。

    (10)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,巽下艮上。

    [②][yě]

    [《集韻》以者切,上馬,以。]

    “蛊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冶1”。

    冶媚;妖艳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蠱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1103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五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公戸切,上10姥,gǔ,遇開一上模見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七麌
    [ 粤 语 ]:gu2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三】【蟲部】 编号:8929
      蠱,[公戶切 ],腹中蟲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皿蟲爲蠱。”“晦淫之所生也。”臬桀死之鬼亦爲蠱。从蟲从皿。皿,物之用也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甲骨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