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è] [kào]

[hè] [kào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4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熇:14; )

  • 五笔编码:OYMK
  • 仓颉编码:FYRB
  • 四角号码:90827
  • UniCode:U+7187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7872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〔熇熇〕(火势)猛烈,如“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”
    烧:“宁知世情异,嘉谷坐熇焚。”


    xiāo
    热,炎热:“宅土熇暑,封疆障疠。”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火;
    笔顺编号:4334412512525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8册,第59部,火部,27
    [ 故训彙纂 ]:1368|1446.10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6406,第10卷上,火部第27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79第07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形】
    火势猛烈〖raggingflames〗。如:熇熇(火势旺盛的样子);熇赫(炽盛)



    kào
    【动】
    烘烤〖toast〗。如:熇焚(枯焦);熇燥(干燥)
    一种烹饪方法〖simmer〗。用微火使鱼、肉等菜的汤汁变浓或耗干
    另见hè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火高(huogao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火亠口冂口
    [ 笔顺编号 ]:43344125125251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撇撇捺捺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è]

    [《廣韻》呵各切,入鐸,曉。]

    [《廣韻》火酷切,入沃,曉。]

    [《廣韻》呼木切,入屋,曉。]

    亦作“燆2”。亦作“燺1”。

    热,炽盛。参见“熇熇”。

    [②][xiāo]

    [《集韻》虚嬌切,平宵,曉。]

    亦作“燺2”。亦作“1”。

    热貌。参见“熇2暑”。

    [③][kǎo]

    [《集韻》苦浩切,上晧,溪。]

    亦作“燺3”。

    (1)烘烤。后作“烤”。参见“熇3燥”。

    (2)一种烹饪方法。用微火煮,使食物的汤减少变浓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熇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679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火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呼酷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药部晓母,x?k
    [ 广 韵 ]:苦到切,去37号,kào,效開一去豪溪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二萧·入声一屋·入声二沃·入声十药
    [ 粤 语 ]:haau2hok3huk6
    [ 闽南语 ]:ho1,khok8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】【火部】 编号:6406
      熇,[火屋切 ],火熱也。从火高聲。《詩》曰:“多將熇熇。”臣鉉等曰:高非聲,當从嗃省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