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hù] [kǔ]

[hù] [kǔ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总笔画: 12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楛:13; )

  • 五笔编码:SADG
  • 仓颉编码:DTJR
  • 四角号码:44964
  • UniCode:U+695B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粗劣,不坚固,不精致:楛耘伤岁(不精致的耕作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)。



   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木;
    笔顺编号:12341221225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5册,第56部,木部,77
    [ 故训彙纂 ]:1114|1192.10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3470,第06卷上,木部第77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540第03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2页1225第03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7页0930第1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】
   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〖thorn〗
    另见kǔ

    楛矢
    hùshǐ
    〖thearrowmadeofthorn〗用楛木做杆的箭
    楛矢东来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

    【形】
    (形声。从木,苦声。(hù)本义:①一种树。《说文》:“楛木也。”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有楛高至于丈。”②谓器物粗劣不坚固)
    粗劣的,粗制滥造的〖rough;ofpoorquality〗
    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    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    芒轫楛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    楛耕伤稼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。注:“谓粗恶不精也。”
    又如:楛僈(粗略轻慢);楛耕伤稼(粗劣的耕种,有害于农作物的生长);楛窳(粗恶不精)
    恶劣;不正当〖evil〗
    问楛者,勿告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

    【动】
    通“枯”。枯槁〖wither〗。如:楛死(枯死。楛,通“枯”);楛菀(枯荣。喻荣辱。楛,通“枯”)
    另见hù

    楛竹
    kǔzhú
    〖bitterbamboo〗即“苦竹”
    楛竹之笋。——明·刘基《苦斋记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木苦(muku)
    [ 笔顺编号 ]:123412212251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撇捺横竖竖横竖竖折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hù]

    [《廣韻》侯古切,上姥,匣。]

    木名,荆属。茎坚韧,可制箭杆及器物。

    [②][kǔ]

    [《字彙》孔五切]

    (1)器物粗劣不坚。

    (2)引申为恶劣,不正当。

    (3)通“枯”。枯槁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楛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540第0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侯古切,上10姥,hù,遇開一上模匣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七麌
    [ 国 语 ]:hù,kǔ
    [ 粤 语 ]:fu2wu6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木部】 编号:3470
      楛,[侯古切 ],木也。从木苦聲。《詩》曰:“榛楛濟濟。”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