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yī]

[yī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2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3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揖:13; )

  • 五笔编码:RKBG
  • 仓颉编码:QRSJ
  • 四角号码:56041
  • UniCode:U+63D6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5066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古代的拱手礼:作(zu?)揖。揖让(宾主相见的礼节)。揖客。揖别。

    笔画数:12;
    部首:扌;
    笔顺编号:12125112211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33部,手部,12
    [ 故训彙纂 ]:911|0989.1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7798,第12卷上,手部第1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442第04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916第01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5页8450第2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手,咠(qì)声。本义:拱手行礼)
    同本义〖makeabowwithhandsclasped〗
    自家拜揖,愿求恩官高姓大名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    又如:揖客(长揖不拜之客;向客拱手为礼);揖游(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)
    让出,逊主〖giveground〗
    公惟国家之统,揖大福大恩,事事谦让,动而固辞。——《汉书》
    又如:揖让(揖逊。宾主相见的礼仪;禅让。让位于贤);揖盗开门(比喻接纳坏人,自取其祸)
    通“壹”。专一〖sigle-minded〗
    普天之下,搏心揖志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    揖别
    yībié
    〖saygoodbyebymakingabowwithhandsclasped〗作揖告别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扌咠(shouq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扌口耳
    [ 笔顺编号 ]:1212511221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横竖折横横竖竖横横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ī]

    [《廣韻》伊入切,入緝,影。]

    亦作“撎1”。“挹2”的被通假字。

    (1)拱手行礼。

    (2)辞让,谦让。

    (3)挟,两手夹特。

    (4)俯。

    (5)损抑。

    (6)量词。

    [②][jí]

    [《集韻》籍入切,入緝,從。]

    同“輯1”。

    聚集。

    [③][yì]

    [《廣韻》伊入切,入緝,影。]

    同“挹1”。

    汲取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揖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442第0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伊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入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上古音 ]:缉部精母,tzi?p
    [ 广 韵 ]:伊入切,入26緝,yi,深開三入侵A影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四缉
    [ 唐 音 ]:qip
    [ 国 语 ]:yī,jí
    [ 粤 语 ]:jap1
    [ 闽南语 ]:ip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 编号:7798
      揖,[伊入切 ],攘也。从手咠聲。一曰手箸胷曰揖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