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ái]

[lái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总笔画: 10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 总笔画: 10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倈:10; )

  • 五笔编码:WSWW
  • 仓颉编码:ODOO
  • 四角号码:24298
  • UniCode:U+5008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lái
    见“俫”。

    笔画数:10;
    部首:亻;
    笔顺编号:3213434234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非姓氏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故训彙纂 ]:130|0208.9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107第13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172第0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1页1550第6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暂无汉字(倈)的详细解释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亻來(renlai)
    [ 笔顺编号 ]:3213434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竖横撇捺撇捺竖撇捺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ái]

    [《廣韻》里之切,平之,來。]

    “來1”的古字。“俫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[②][lái]

    [《中州音韻》郎爹切,平,車遮。]

    “俫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元时称供使唤的小厮。

    (2)引申为对人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。

    (3)杂剧中指扮演儿童、小厮的角色。

    (4)杂剧中用作衬字或句末语气词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倈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107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集韻】同徠。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里之切,上平7之,lí,止開三平之來
    [ 国 语 ]:lái,lài
    [ 粤 语 ]:loi4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
   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倈)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