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

[lǐ]

[lǐ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总笔画: 16画

繁体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7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 澧:17; )

  • 五笔编码:IMAU
  • 仓颉编码:ETWT
  • 四角号码:35118
  • UniCode:U+6FA7
  • 规范汉字编码:6177
  • 基本解释



    〔澧水〕水名,在中国湖南省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氵;
    笔顺编号:4412512211251431


  • 民俗参考

    汉字五行:水 是否为常用字:否
    姓名学:姓

  • 索引参考

    [ 古文字诂林 ]:09册,第1部,水部,72
    [ 故训彙纂 ]:1326|1404.9
    [ 说文解字 ]:编号7017,第11卷上,水部第72字
    [ 康熙字典 ]:页653第03
    [ 汉语字典 ]:卷3页1756第02
    [   辞 海   ]:卷8页3340第6

  • 详细解释



    【名、形】
    澧水〖LiRiver〗。发源于湖南省西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处,向东南流经桑植,再向南向东经大庸、慈利、石门、澧县、津市市,再向南流入七里湖、洞庭湖
    又东至于澧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。朱曰:“出今湖南澧州永定县西历山,至安乡县会赤沙河入洞庭湖。史记正作醴。”
    【形】通“醴”。甘美〖sweet〗
    甘露降,澧泉涌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  • 字形结构
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氵豊(shuili)  [ 汉字部件构造 ]:氵曲豆
    [ 笔顺编号 ]:4412512211251431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捺横竖折横竖竖横横竖折横捺撇横
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ǐ]

    [《廣韻》盧啟切,上薺,來。]

    (1)水名。源出湖南省西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处,向东南流经桑植,再向南向东经大庸、慈利、石门、澧县、津市,再向南流入七里湖。

    (2)水名。源出河南省桐柏县西北胎簪山,西北流至唐河县南注入唐河。

    (3)水名。源于河南省方城县北伏牛山,流经叶县、舞阳之间,至漯河市北与沙河合,再向东北然后折向东南流至周口镇与颍河汇合。古称澧水,今称澧河。

    (4)见“澧沛”。

    (5)象声词。参见“澧澧”。

    (6)古州名。治所在澧阳(今湖南省澧县)。隋置,唐宋因之,公元1912年改澧县。

    (7)通“醴”。甜美。参见“澧泉”、“澧源”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
   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澧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653第0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里第切,
  • 音韵参考

    [ 广 韵 ]:盧啓切,上11薺,lǐ,蟹開四上齊來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八荠
    [ 唐 音 ]:lěi
    [ 国 语 ]:lǐ
    [ 粤 语 ]:lai5
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 编号:7017
      澧,[盧啓切 ],水。出南陽雉衡山,東入汝。从水豊聲。


  • 字源演变
    金文小篆楷体
版权所有©一直查字典   网站地图